綏芬河地處黑龍江東南部,轄區面積460平方公里,下轄2個鎮,常住人口10萬,與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接壤,邊境線長27公里。1903年,因中東鐵路開通而建;1975年建市;199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沿邊擴大開放城市。
綏芬河是通海達洋、縱貫南北的“黃金通道”。綏芬河地處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,西距哈爾濱460公里,東距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190公里,既是東北地區參與國際分工的橋梁紐帶,也是“中蒙俄經濟走廊”和俄遠東大開發戰略對接的重要節點,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“黃金通道”。有公路、鐵路兩個國家級一類口岸形成集公路、鐵路、航空、境外港口于一體的現代化立體式交通網絡。
綏芬河是貿易繁榮、市場活躍的“開放前沿”。綏芬河對俄進出口商品達到171大類、1400多個品種,成為我國最大的俄羅斯木材進口集散地和重要的資源能源進口口岸。
綏芬河是政策富集、平臺齊備的“投資福地”。綏芬河已獲批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、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、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、綜合保稅區、互市貿易區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、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等特殊功能區。綏芬河口岸是全國首批進境糧食指定口岸,擁有豬肉出口和冰鮮水產品、食用水生動物、肉類、中藥材、整車等進口資質;
綏芬河是千帆競發、百舸爭流的“創新引擎”。綏芬河自貿片區牢記“為國家試制度、為地方謀發展”的使命責任,發揚“大膽闖、大膽試、自主改”的自貿精神,形成191項制度創新成果,46項入選省級創新實踐案例,搭建起投資自由化、貿易便利化、金融國際化、管理現代化的改革架構。
綏芬河是山川秀美、宜居宜游的“家的港灣”。綏芬河森林覆蓋率達79.3%,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.1萬個,屬于對人體健康“極有利”等級。年空氣良好天數超過345天,夏季平均氣溫22.5℃,冬無嚴寒,夏無酷暑,群山環繞,清爽宜人,是天然氧吧和避暑勝地。